医生眼中的“辛辣”食物是什么?你可能一直忌口错了

忌“辛辣”!

医生开医嘱的时候基本都会叮嘱一句,特别是中医都会补充这么一句话。

“忌辛辣”就是避免一切红通通的辣椒?那你可能一直忌口错了。

辛辣≠辣椒。

“忌辛辣”指的到底是什么?

想必大家对“辛辣”的理解,就是只认一半,只看到了“辣”,没搞懂“辛”。

“辛辣”是个词组,不是一个“词”。

“辛”在中医上也是一种味道,属于辛的食物还多,味道比较冲的基本都属于辛,比如说葱、姜、蒜、花椒、胡椒、八角、三奈、桂皮等等。

所以,平时我们认为的不吃辣,就是“忌辛辣”,实质上那叫忌“辣”。

医生口中“忌辛辣”,除了辣椒外,还有很多常吃却被我们忽视的食物。

辛辣食物可分为3类:

1.蔬菜类:除辣椒以外,还有韭菜、洋葱、茴香、芹菜、香菜、葱姜蒜等;

2.调味品:胡椒、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芥末等;

3.饮品类:啤酒、小甜酒、气泡酒等。

比起“辛辣”,医生更在意的是“忌生冷”

也就是“生冷油腻”的食物。

“油腻”相对好理解:猪油、动物内脏、油炸及烧烤食品。

还有就是各种炖汤,很多人都以为汤才是精华,好喝又有营养,肉可以剩下,汤必须喝完,这就错了!

炖的鸡、肉可以吃,汤汤里面营养有限,而且嘌呤较高,这才是中医说的“油腻”。

再说“生冷”,分别有2种不同的情况。

“生”分两类,主要指没有经过热处理的食物:常规无需热处理的食物,如水果、部分蔬菜等;常规需热处理但没有热处理也可食用的食物,如生鱼片、生腌、沙拉等。

“冷”也分为两类:温度偏低的食物,如冷饮、冰淇淋等;食物性质属于寒性或凉性,如苦瓜、芥菜、冬瓜等。

吃了生冷和油腻,就会在身体里面滋生“湿气”。

“湿气”这个东西很顽固,很难全部祛除,而湿气这个东西很喜欢跟风组队作乱,这就是中医说的“湿气重百病生”,它跟热组队叫湿热,跟寒组队叫寒湿,和风组队叫风湿。

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要忌生冷呢?

其实简单说就是如果不在外面把食物加热好,那就要在脾胃里面加热,脾胃在加热食物的过程中就会消耗更多的能量,“脾胃虚”就是这样虚的。

生病为什么要忌辛辣?

1.刺激胃肠道:辛辣食物刺激性强,容易刺激胃肠道,导致胃肠功能紊乱,严重时可能会加重病情,甚至还有出现胃穿孔、胃溃疡、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

2.影响药效:很多药物本身就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,食用辛辣食物更是会加重对胃肠道的刺激,不利于药物的吸收。

3.引发炎症:老话常说,辣的吃多了会上火。这上火,就是指我们的身体出现了炎症,像口腔溃疡、痤疮等有可能是上火的表现。

而辛辣食物等这类刺激性很大的食物,会加剧炎症的反应,比如咽炎、肺炎、扁桃体发炎等。

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,忌口可不是什么都不吃。

忌口是相对的,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,只有适合与不适合,科学的忌口应根据自身状况,灵活运用,不要盲目忌口,将忌口变成不吃,导致营养不良,危害健康。

编辑排版:aze | 图源:图虫创意、壹图网

原标题:《医生眼中的“辛辣”食物是什么?你可能一直忌口错了》

阅读原文